有數據顯示,目前中國網民人數已逾2.3億人,超過美國,居世界第一。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習慣通過互聯網了解世界風云變幻,傳遞對國計民生的關注,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。
顯然,兩億多的中國網民,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輿論力量。正如有論者所言,今天,網友言論之活躍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,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重大事件,都能馬上形成網上輿論,進而產生巨大的輿論壓力,達到任何部門、機構都無法忽視的地步。
從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到奧運圣火傳遞,從“3·14”拉薩暴力事件到抗震救災……這一切,見證著互聯網的巨大影響,同時也提醒著我們在輿論引導新格局中,能否通過互聯網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,搭建快速廣泛的溝通平臺,不僅是對執政理念的檢驗,更是對執政能力和執政智慧的考量。
互聯網是一個高度開放的公共領域,各種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在網上充分集合、碰撞,難免會造成網上輿論的主題分散、導向不明。而且,網絡傳播的特性使任何人只要進入網絡,都可借助虛擬身份暢所欲言,沒有技術、文字的審查,缺乏道德的束縛,由此也給一些謠言傳播者提供了機會,對我們引導輿論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。
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新的高度、以新的視角,充分認識互聯網在輿論傳播方面的特殊功能和巨大潛力,因勢利導,趨利避害。也就是說,我們在應對網絡時代的熱點焦點話題時,應努力加以正確引導和及時應對,以推動正面聲音,引導中間聲音,化解負面聲音,營造健康向上、豐富生動的主流輿論。
當今,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,新聞輿論的作用越來越突出。加強對網絡媒體的輿論引導,既是加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需要,也是加強團結和促進穩定的需要。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建設、管理,發揮新興媒體在輿論導向中的重要作用,努力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、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臺、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健康發展的廣闊空間。
[ 作者:零度網絡科技 類別:互聯網新聞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