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網(ChinaByte) 6月2日評論(楊劍) Google的觸角已經伸展到了軟件領域,那么它的優勢在哪?
當最近Google推出在線的辦公軟件,很多家伙都在宣稱這對于微軟來說是件很壞的消息,因為Google這只“餓狼”一直對微軟垂涎三尺,在線的辦公軟件的推出等于“狼嘴”已經咬上了微軟的咽喉。
而今天也有媒體翻譯國外的消息稱“為了與微軟抗爭,Google必須要把自己做大。因此,以105億美元并購Salesforce.com可能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!边@個傳聞的前提是“谷歌和Salesforce.com 4月14日宣布,雙方將在Google Apps應用領域展開合作,Salesforce將為Google提供Apps應用和技術支持!
也許這個只是分析師們的預測,又或者國外的媒體也是聽到了一些風聲才如此大張旗鼓。但是,就像最早傳出微軟收購DOUBLECLICK的消息一樣,分析師們只是看到這些企業在發展中的弱項,所以認為,他們可能對于用收購來彌補自己的產業鏈更加熱衷。
但是,已經形成的事實是成功收購DOUBLECLICK是Google,而Salesforce對Google的幫助,更像DOUBLECLICK之于微軟的作用。
正像451集團分析師布萊恩·戴利(Brenon Daly)認為的那樣,收購Salesforce不會對Google Apps起太大推動作用。對于Salesforce的銷售人員而言,他們銷售Salesforce軟件可以獲得獎金,而銷售Google Apps則沒有任何好處。
那么,我們可能需要具體探討一下收購Salesforce到底對誰更有利?
對于Google而言,收購Salesforce后,原有的銷售渠道不會改變,但也許能通過Google在互聯網上的影響力改善一下Salesforce窘迫的現狀。不過,如果要徹底改變的話,Google需要在Salesforce上有更多的投入,也就是大幅度增加銷售成本,直到Salesforce能擁有一套完整的軟件銷售渠道體系。因為,單只對于軟件領域而言,Salesforce有的,Google沒有,Salesforce沒有完善的,比如銷售渠道,Google同樣沒有。雖然,在很多人看來,這正好證明雙方沒有業務沖突,可以更好的發揮雙方融合的優勢,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投入與融合成本。
而對于微軟呢?收購Salesforce正可以消除他的后顧之憂,完善他在軟件領域的產業鏈。Salesforce完全可以借助微軟已經形成的軟件銷售渠道迅速擺脫困境,甚至衍生出其他更高端的業務類型。對于微軟來說,這不需要增加成本,因為該有的他早就有了。微軟需要做的只是讓他的終端銷售多一句嘴,“嘔,先生,我想你需要微軟公司的產品,視窗?office?難道您需要在線的軟件?那好,我們有Salesforce。我想只要您用計算機,您肯定會用到我們的產品,因為您別無選擇!
算算吧,Google收購Salesforce,需要100多億美金加建設渠道等進入成本,也許200億,也許更多。而微軟呢,只是需要滿足Salesforce現在的股東。
Google收購Salesforce?也許不!如果不是微軟的話,作為一個中國人,我寧愿相信收購Salesforce的是阿里軟件,至少從我知道的情況看,除了單位人工成本(畢竟Google開的是美金),阿里軟件在SaaS上的投入不比Google少多少。
另外,千萬不要和我討論這個收購是否會被指控壟斷的問題,Google收購DOUBLECLICK已經為此做了最好的注釋。至于可能發生的壟斷成本?天知道!不過,看看微軟現在的情況,Salesforce的加入也只是多只虱子而已,中國有句老話,“虱子多了不咬,債多了不愁”!
[ 作者:零度網絡科技 類別:互聯網新聞 ]